欢迎来到考研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考研文库

全部分类
  • 考研公共资源>
    考研公共资源
    研招公告 考研新闻 考研政治 考研英语 考研数学 考研二外 考博文库 保研文库 四六级文库 托福文库 雅思文库 GRE文库 小语种文库 公考文库 教资文库 法考文库 注会文库 医考文库 艺考文库 经济学 管理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文学 历史学 哲学 新闻传播学 心理学 教育学 外国语言文学 艺术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计算机 电子信息 通信工程 自动化 土木工程 天文地理 轻工纺织 石油能源 航空航天 交通运输 核能工程 仪器仪表 建筑学 材料学 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 农学林学 医学药学
  • 北京地区高校>
    北京地区高校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五道口金融学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 华北地区高校>
    华北地区高校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河北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中北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中医药大学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青岛大学 济南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 华东地区高校>
    华东地区高校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华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扬州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 华南地区高校>
    华南地区高校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深圳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州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汕头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 西北地区高校>
    西北地区高校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宁夏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北方民族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
  • 西南地区高校>
    西南地区高校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 西藏大学 西藏民族大学
  • 东北地区高校>
    东北地区高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工业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财经大学 长春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 换一换
    首页 考研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青海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doc

    • 资源ID:72883       资源大小:115.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人民币1元】
    会员登录下载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海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doc

    青海师范大学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文艺学文艺学作为青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学科,学术传承悠久,学术积淀丰厚。上世纪 80 年代,在陈德顺教授带领下,文艺学成为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最早招收研究生的专业之一,并培养了金元浦、周宁这样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名家,他们在接受美学的翻译研究上,在大众文化的研究上都引领时代的潮流。近年来,中青年学者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在“美学理论” 、 “中国古代美学史” 、 “文学理论”等领域,均取得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出版专著 10 余部,论文数十篇。为加快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培养水平,学科与校外建立密切的联系,引进人才,如鲍鹏山教授,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经过不断建设,文艺学学科极大强化了研究团队的实力,在学科的内部各研究方向互补,形成了学科教学研究的系统性。中国古代文学青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拥有一支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2 人。近年来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 项,完成及在研省级项目十余项。在文心雕龙研究、 红楼梦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3 部,编写教材多部,并多次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2001 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 年恢复硕士招生,迄今已发展出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古代文论 5 个研究方向,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毕业生适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编辑出版、党政管理部门文员等工作。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是语言类的传统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系统(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与文字系统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和现实状况,分为古代汉语和汉语方言学两个方向,研究领域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现代汉语语音学、汉语方言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等。青海师范大学作为一所有着 60 多年历史的省属师范类重点院校,有着鲜明的师范特色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尤其是中文系,与青海师范大学同成长,为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海地处西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富的语言资源为学科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代汉语、方言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之势;与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友好院校的合作,为加快学科发展、提升学生培养水平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各类课题为学科研究和学生教研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提供了方便。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有着强势的学科团队,年龄层次、学缘结构合理,学术基础扎实,研究方向互补,是一个有着良好发展态势的成长型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至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 30 余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研究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及作家作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具有较为深厚学术积累,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以老一代学者范泉教授为核心,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编纂、出版为标志,确立了该研究方向在青海省内的优势地位,涌现了诸如范亦豪的老舍研究、张建生的鲁迅研究、陈丙寅的现代诗歌研究等一批在全国范围产生影响的学术成果。近年来,中青年学者紧密追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现代左翼文化与现代文学” 、 “西部地域文学” 、 “大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思潮”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近期与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进行合作,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现联合开设 “中国近现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学史” 、 “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研究”等四个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其他知识领域的交叉与互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比较文学和中西文学与文化。该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中、外文学知识,坚实的比较文学理论基础,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毕业后应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文字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邻近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开拓性,成为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和涉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与本学科相近的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企或外企的高级文秘、宣传策划、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国史本学科 1994 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 年获得专门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1 年获得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 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013 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中国史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队伍整体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现有教授 10人,副教授 6 人,讲师 5 人,博士生导师 7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 人,入选青海省“千人计划”3 人。教师队伍百分之五十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队伍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实力,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国内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0 余项,并获多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先秦史、唐宋史、明清史、西北区域史、中国民族史、中国法制史等领域,积累了较为深厚了学术基础,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本专业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知识为专业背景,着重探索先进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涉及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语文学科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和实践操作,涉及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也涉及语文的未来,注重语文过程的最优化、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设置与整合、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语文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等问题。本专业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力求探究更新、更高水平的研究方向和成果。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是青海省较早倡导和发展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教学单位,语文教学论课程是一门传统专业课程。在课程改革和发展中,重新整合和调整教学资源,学科建设更加扎实有效,培养体系日益优化,专业影响力逐步强大。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师资队伍,目前从年龄、职称、学历各方面来看,结构优化,构成合理,力量雄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前景也较为广阔,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师范教育狠抓质量的形势,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值得开发和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中高考语文研究、多版本语文教材比较研究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对语文教育事业具有献身精神,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较为全面的学术素养以及较强的研究能力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或科研人员。学科教学·语文方向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掌握语文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语文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应用型专业学位,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有较长时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课程设计、学位论文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学生能力提升、教育实习(见习)等方面,已具有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健全的运行机制,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较强,就业率较高,形成一定的专业影响力。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经典案例、语文教学发展前沿专题、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等。学科教学(历史)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设立于 1958 年,办学历史悠久。历史学是我省高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也是我校最早的硕士授权学科之一,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教育硕士历史教育两个培养方向,2013 年获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 60 年余年的发展,办学特色明显,科研成果丰硕。现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历史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教师职业为背景的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职业专门性的硕士学位,2015 年起招生历史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从事基础教育历史学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历史学科 1994 成为我校首批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积淀最雄厚,学术影响最大,教学与研究力量最强的学科。近 20 年来,本学科在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 史学理论研究 、 世界宗教研究 、 民族研究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 史学月刊 、 中国农史 、 中国藏学 、历史教学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了以奴隶社会并非人类社会必经历史阶段研究 、 青海通史 、 中国僧官制度史 、 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 、 秩序与情感的冲突:解读清代的亲属相犯案件等为代表的 30 多部学术专著。近五年,本学科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7 项,省部级项目 10 项。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二级学科方向,是青海省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优势学科。2000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 开始招生。目前拥有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哲学、教育思想史、教育生态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研究方向。本授权点师资团队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研究成果丰硕。在长期的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立足西部民族地区,主要以西部民族地区学校为对象,注重民族学与民族教育的交叉研究,将双语教学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论重构,为藏汉双语教育实践提供政策和理论支持。同时,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紧密结合青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在吸收自然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管理研究、教育生态研究、教育哲学研究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学院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彰显了以民族教育研究为主的学科特色,对促进青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 2005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 2006 年开始招生。现有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舞蹈)等稳定的招生方向,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熟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双师型”培养队伍。专业领域以探索课程与教学为己任,面向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优势。本专业学术团队实力雄厚,人员构成多元,年龄结构均衡,学历层次高,是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智囊团队。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达到获取本专业硕士学位需满足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要求的,适合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领域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学术后备人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专业品格和专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富有合作精神,恪守学术道德的从业人员。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教育学科方面的专门知识,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学科发展脉络,熟悉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改革的最新成果,具有宽阔视野和批判精神;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与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外语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能够进行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独立从事教学与研究,具有自主研究意识。学位获得者可以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教育史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 2015 年开始招生。教育史方向旨在培养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做人与做学术合一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史的爱智者,为教育史博士生培养输送人才。教育史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个方向,偏向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兼顾教育制度史研究。中国教育史以中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中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外国教育史以外国哲学史为核心课程,同时,开设外国教育思想史课程。另外,还要开设中国教育史经典阅读和外国教育史经典阅读。毕业学生可以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学前教育 学(学术型)学前教育主要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较全面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热爱学前教育事业,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幼儿园教师和学前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高等教育学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从 2012 年开始招生,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以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研究特色奠定了本学科的学术地位。本学科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本专业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学专业。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能从事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位获得者必须掌握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应的技能与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一门外国语。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专业,是 2014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 2015 年开始招生。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这门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学为基础,吸收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现有三个稳定的方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少年儿童发展与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管理。核心任务是通过少年儿童组织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使其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朴素的国家、民族意识。本学科的教师团队,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兢兢业业。学科带头人与少工委、学校等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学习、培训和实践平台。经过这两年的努力,在文献整理和研究方面有着较为丰硕的成果。学位获得者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编辑出版、党政管理和各部门工作。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涉及的领域包括心理的实质和结构,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论问题,以及感知觉与注意,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绪情感与动机意识,个性倾向性与能力、性格、气质等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有关的生物学基础。基础心理学包括实验设计、心理测量和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其一是关于人类社会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其二是关于特殊人群如:吸毒群体、网络依赖群体、残疾人群体等认知过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基础心理学的发展与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结合,心理与大脑的关系是基础心理学的核心问题。基础心理学通过脑成象技术与脑科学相结合来解决心理学中的问题,为认知过程提供理论解释。基础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推进关于人类认知的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于 1997 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是目前青海省唯一拥有心理学学科的高等院校,青海省心理学会挂靠我校。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是 2005 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从 2006 年开始招生。在民族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建有心理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咨询中心、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等省级咨询服务中心。本学科现有 5 个稳定的方向: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多文化背景中的心理与教育问题研究、民族心理学。经多年努力,在心理学科研究方面深有建树。本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骨干团队,研究成果丰富,学术功底深厚,学风端正朴实。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全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水平,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位获得者可从事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医疗、司法等企事业单位工作。应用心理学(学术型)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学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能够独立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心理学工作并能够熟练地将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的学术型的专门人才。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能在学校教育、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学校教育、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因此应用心理学就业渠道广阔,能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社区管理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大众传播媒体等部门从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在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领域创业。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中国哲学本硕士点于 2003 年设立,2004 年开始招生,已毕业研究生 102 人。本硕士点师资队伍整体力量较强,现有教授 5 人,副教授 2 人,其中博士 5 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 6 项,省级科研课题 14 项,校级科研课题 8 项。出版学术专著 10 部,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青海省哲学社会学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受到学校多项多次表彰,2015 年被学校确立为重点发展和支撑学科。现已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公共管理、宗教哲学与宗教文化、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藏族宗教文化、佛教哲学与藏传因明等 7 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获批于 2005 年,2007 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3 人,其中博士 4 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和教材 20 余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 20 余项。本硕士点现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等 3 个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硕士点于 2005 年设立,2007 年开始招生。本硕士点现有教授 4 人,副教授 6 人,其中博士 3 人。近 5 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3 部,教材 3 部。获得省部级奖 10 项,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 项,教育部重点项目 1 项,省级科研项目 10 项,校级科研项目 14 项。该硕士点所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并以青海省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为实体依托,现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3 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本学科点现有教授 2 人,副教授 2 人,博士 2 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50 多篇,出版专著 3 本,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近 10 项。学科点设有 2 个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研究和现实观照研究,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主要致力于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为新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立足我校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办学定位,放眼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学术前沿问题,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新的伟大实践,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工程建设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理论资源,以服务青海地方党的建设事业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为己任,是一门立足中国本土、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特色学科,是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关键学科。本学科团队目前有 6 名成员,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2 人,博士 2 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教育部重点选题1 项,其他省部级项目 10 余项,出版教材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现有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 2 个较为稳定的方向。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思政)方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依托我校教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源,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为重点,学习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技能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15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5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 13 人,其中博士学位 2 人,在读博士 4 人。本专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特色突出,整体实力较强。近年来,共计发表学术论文、教研论文 50 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教材、学术专著 10 余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0 余项,其中国家社会基金项目 3 项;获得校级优秀教师 3 人次,获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 项。民商法学青海师范大学民商法学硕士点的教师队伍系青海省最早培养法学硕士的教师队伍,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本学科已形成稳定而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以及一支职称、学历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队伍。近年来本学科方向教师出版专著及教材 15 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 项,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民委、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一批青海省级智库重点研究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励 20 余项。王作全教授主编的商法学曾荣获青海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公司法学荣获青海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此二奖项是迄今为止青海法学论著中所获得的仅有的两项一等奖奖项。本学科点有四个稳定而又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并且每一方向已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一是中日民商法比较研究。在民商法领域,日本法兼容并蓄,

    注意事项

    本文(青海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doc)为本站会员(猫头鹰)主动上传,考研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考研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1111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8 kaoyanwenku.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009915号-2

    x